秋季日本遊記(十) Day 5 Part.II 中軽井沢
我們在旧軽井沢用完午餐後,先騎車回軽井沢駅

軽井沢駅旁就是旧軽井沢駅舍(可用早上買的七館共通券參觀),
日本人將老火車站保存下來,搬到了這裡(室內不得拍照)
裡面放了一堆今上天皇(平成,時稱明仁皇太子)年輕時的生活照

這才想起來,早上在三笠通り有看到一座網球場,但是忘了拍起來
這座網球場是當時明仁皇太子邂逅日本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后美智子的地方
不過也沒時間回頭去拍了(而且要騎上坡)

旧軽井沢駅舍後方則有老火車展示

跟瑞士少女峰一樣另有齒輪軌的高山火車


參觀完我們接著騎往中軽井沢駅
(連警察署都很漂亮)

本來我們是騎在馬路的左側,但我們看對面馬路右側有人行道兼自行車道
就決定找機會跨到對面,後來看到一條斑馬線(不是路口,沒有紅綠燈,就是一條斑馬線橫過馬路而已)。
我牽著自行車停在斑馬線的馬路左側,準備看車流量較少時穿越過去到馬路右側,沒想到此時兩向的汽車居然都自動停下來給我過馬路 ... 真是神奇,連紅綠燈都沒有,只要畫條斑馬線就夠了!
這感覺我想就像當初國府剛收復台灣,我的心情就像那些剛到台灣的國府軍隊看到台灣的社會秩序是一樣的震撼。
過了一會又看到一座天橋,就跟軽井沢駅前的人行天橋一樣,
樓梯坡度很緩,為的是給牽自行車過天橋的人不至於推的太累
(注意看中間的自行車用牽引道)

這張圖就可以看出坡度真的不陡

話說台灣這兩年流行自行車,政府匆忙的把一些橋樑的樓梯加上自行車牽引道,但由於那樓梯坡度當初設計本就未考量到自行車牽引的需求,真的牽自行車爬起來還真是要人命(例如:洲美橋),有些則是一開始建造就是給自行車用的牽引道,不過卻也是一樣陡到靠北(例如:新海橋),少數是設計給自行車專用的牽引道(例如:華江橋台北端),好像就沒有一個這種行人/自行車兩用又不陡的設計。
政府實在是應該出錢讓我出國考察,一堆官員一年出國考察好幾趟都不知道在幹嘛(我沒說是哪個縣長,以上皆是玩笑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只有少數如台南市,跟仙台市(明日會去的地方)建立起姊妹市關係後,有確實的將對方經驗引進,現在赤崁樓那邊就整理的很不錯。(以上為高中同學顏鳥在成大念過書後,又到仙台東北大念書,兩地都待過的實際經驗談)

往中軽井沢的路上可以看到浅間山,是一座活火山,上一次大爆發是1783年,造成1500人死亡。近幾年也有小規模爆發(今年也有)

這座火山也是為什麼長野新幹線的列車要命名為あさま(Asama,浅間)的原因

繼續騎到了中軽井沢駅,已經下午四點了;由於時間不夠(五點要還車),而且中軽井沢回到軽井沢,騎自行車至少要半小時,我們就決定先回頭去參觀先前經過未參觀的市村資料館。

市村資料館(還有歷史民俗館都在這)在雨宮池旁

隔個雨宮池可以看到隔壁的軽井沢中学校跟浅間火山

簡單參觀完市村資料館...

接著一路飆車騎回軽井沢駅還車,剛好在五點整抵達
拿走早上寄放的行李,我們接著搭跟早上一樣的長野新幹線あさま
離開軽井沢前往東京

今日晚餐,在軽井沢駅買的峠の釜めし,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駅弁(鐵路便當)之一
陶製容器是它的特色,也是少數熱的駅弁(日本駅弁大多是冷的)

有這個標誌才能稱作是駅弁

菜色

這個駅弁我有將吃完的空容器洗乾淨帶回台灣,加上老弟年初去日本也帶回來了一個,所以現在家裡有兩個了。
到東京時有看到這列雙層列車

這是屬於東北新幹線E4系 Max やまびこ
(綠色線條那輛是山形新幹線400系つばさ,因此區段共線,所以連結在一起行駛)

由於明早要去仙台的新幹線來回車票已經打好了,但來回都是搭E2系1000番代(今天在長野新幹線搭的是E2系0番代),不過反正是用JR Pass,到東京後又另外把回程票又打了一張是搭E4系的車次。這樣這次日本行就可以搭到三種不同的新幹線車型。
抵達東京後,我們再轉山手線到品川的飯店下榻。


Day 5 Part.II 中軽井沢完整相簿
flickr版本相簿
Picasa版本相簿
軽井沢駅旁就是旧軽井沢駅舍(可用早上買的七館共通券參觀),
日本人將老火車站保存下來,搬到了這裡(室內不得拍照)
裡面放了一堆今上天皇(平成,時稱明仁皇太子)年輕時的生活照
這才想起來,早上在三笠通り有看到一座網球場,但是忘了拍起來
這座網球場是當時明仁皇太子邂逅日本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后美智子的地方
不過也沒時間回頭去拍了(而且要騎上坡)
旧軽井沢駅舍後方則有老火車展示
跟瑞士少女峰一樣另有齒輪軌的高山火車
參觀完我們接著騎往中軽井沢駅
(連警察署都很漂亮)
本來我們是騎在馬路的左側,但我們看對面馬路右側有人行道兼自行車道
就決定找機會跨到對面,後來看到一條斑馬線(不是路口,沒有紅綠燈,就是一條斑馬線橫過馬路而已)。
我牽著自行車停在斑馬線的馬路左側,準備看車流量較少時穿越過去到馬路右側,沒想到此時兩向的汽車居然都自動停下來給我過馬路 ... 真是神奇,連紅綠燈都沒有,只要畫條斑馬線就夠了!
這感覺我想就像當初國府剛收復台灣,我的心情就像那些剛到台灣的國府軍隊看到台灣的社會秩序是一樣的震撼。
過了一會又看到一座天橋,就跟軽井沢駅前的人行天橋一樣,
樓梯坡度很緩,為的是給牽自行車過天橋的人不至於推的太累
(注意看中間的自行車用牽引道)
這張圖就可以看出坡度真的不陡
話說台灣這兩年流行自行車,政府匆忙的把一些橋樑的樓梯加上自行車牽引道,但由於那樓梯坡度當初設計本就未考量到自行車牽引的需求,真的牽自行車爬起來還真是要人命(例如:洲美橋),有些則是一開始建造就是給自行車用的牽引道,不過卻也是一樣陡到靠北(例如:新海橋),少數是設計給自行車專用的牽引道(例如:華江橋台北端),好像就沒有一個這種行人/自行車兩用又不陡的設計。
政府實在是應該出錢讓我出國考察,一堆官員一年出國考察好幾趟都不知道在幹嘛(我沒說是哪個縣長,以上皆是玩笑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只有少數如台南市,跟仙台市(明日會去的地方)建立起姊妹市關係後,有確實的將對方經驗引進,現在赤崁樓那邊就整理的很不錯。(以上為高中同學顏鳥在成大念過書後,又到仙台東北大念書,兩地都待過的實際經驗談)
往中軽井沢的路上可以看到浅間山,是一座活火山,上一次大爆發是1783年,造成1500人死亡。近幾年也有小規模爆發(今年也有)
這座火山也是為什麼長野新幹線的列車要命名為あさま(Asama,浅間)的原因
繼續騎到了中軽井沢駅,已經下午四點了;由於時間不夠(五點要還車),而且中軽井沢回到軽井沢,騎自行車至少要半小時,我們就決定先回頭去參觀先前經過未參觀的市村資料館。
市村資料館(還有歷史民俗館都在這)在雨宮池旁
隔個雨宮池可以看到隔壁的軽井沢中学校跟浅間火山
簡單參觀完市村資料館...
接著一路飆車騎回軽井沢駅還車,剛好在五點整抵達
拿走早上寄放的行李,我們接著搭跟早上一樣的長野新幹線あさま
離開軽井沢前往東京
今日晚餐,在軽井沢駅買的峠の釜めし,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駅弁(鐵路便當)之一
陶製容器是它的特色,也是少數熱的駅弁(日本駅弁大多是冷的)
有這個標誌才能稱作是駅弁
菜色
這個駅弁我有將吃完的空容器洗乾淨帶回台灣,加上老弟年初去日本也帶回來了一個,所以現在家裡有兩個了。
到東京時有看到這列雙層列車
這是屬於東北新幹線E4系 Max やまびこ
(綠色線條那輛是山形新幹線400系つばさ,因此區段共線,所以連結在一起行駛)
由於明早要去仙台的新幹線來回車票已經打好了,但來回都是搭E2系1000番代(今天在長野新幹線搭的是E2系0番代),不過反正是用JR Pass,到東京後又另外把回程票又打了一張是搭E4系的車次。這樣這次日本行就可以搭到三種不同的新幹線車型。
抵達東京後,我們再轉山手線到品川的飯店下榻。
Day 5 Part.II 中軽井沢完整相簿
flickr版本相簿
Picasa版本相簿
5 回覆:
陶容器的鐵路便當第一次看到
真是酷斃了
帶回台灣應該很不方便吧
那個便當!超讚的啦!!
老闆,請給我來3份,謝謝!
台灣的橋樑的自行車道,真的是很不方便(超陡的),
若是從外地騎了一天單車,要回家時,遇到要過橋,還真的牽不太上去…Orz
台灣的內涵本質上就跟引起九二一的車籠埔斷層一樣,無法連成一氣
我們的文化歷經荷蘭人,西班牙人,明鄭,清廷,日據,國民政府,在到快速西化模仿的現代,其實各階段有很大的差異,從明末算起,大約400多年期間都在經歷斷層震盪,新的時局往往會將舊的文化基準重新定義,因此還沒有從模仿消化出自己的格局時,新的衝擊就出現,所以在台灣你看不到大歷史觀,也不容易見到堪與歐美或日本比擬的民族自豪,文化內涵如此,反映在舉目可見的建設就會有這種大範圍的落差.
但這也不見得是全貌,可樂熊說的台南古蹟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子其實很多,其實也需要我們深入來走踏台灣才能發掘
說這麼長,就是想改天也來約約看台灣319鄉鎮有沒有可以找到可以入鏡,也不會讓我們如此唾罵得好地方
ps:而且不需要花太多旅費
Allen
那個便當!超讚的啦!!
哈哈!
張貼留言
歡迎到可樂熊的放送台來分享心得喔~
只要選擇下方「發表意見的身分」拉Bar中你所擁有的帳號種類
若完全沒有任何帳號,則選擇「名稱/網址」即可開始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